首次在本科第一批次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首次实行网上阅卷;首次在分数公布以后填报志愿;首次在网上填报志愿……数个“首次”构成了2012年高考的新面目。也正是因为都是“首次”,所以高考招录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倍受社会关注。3月9日下午,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揭开了“新高考的面纱”。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亚平就考生、家长关注的与“高考新政”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我省将在其他批次也逐渐推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投档模式。
两种投档模式并存部分批次、科类调整
一、我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将实行怎样的投档模式?
答:我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实行两种投档模式。
1.传统志愿投档模式:根据“第一志愿志愿优先,平行参考志愿分数优先”的投档原则,先分批次按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所报第一志愿分开,然后将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当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再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放平行参考志愿。
2.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根据“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志愿,遵循顺序”的投档原则,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位次,再按照位次顺序对考生逐个进行投档;对某考生投档时,遵照该考生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判断,当检索到考生填报的某个院校有调档缺额时,即将该考生档案投到该院校。
二、我省2012年对院校录取批次和科类进行了哪些调整?
答:我省2012年对院校录取批次和科类将做以下调整:
1.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的艺术、体育两个科类的招生计划列入提前本科批次;
2.2011年第二批本科院校艺术类计划列入提前本科批次的,重新列入第二批本科批次;
3.原提前艺术专科批次和提前专科批次合并,设置提前专科(高职)批次,安排在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之后,专科(高职)院校批次之前。
平行志愿只在第一批本科实行
三、实行平行志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扩大考生志愿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志愿选择难度,减少考生志愿选择风险。
2.提高招生录取出档率,减少高校招生断档现象,解决考生志愿分布不合理的“大小年”问题。
四、我省2012年在哪些批次和科类实行平行志愿?
答: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
实行平行志愿的科类:文史和理工类两个科类。
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的特殊类型招生不实行平行志愿。
其他批次及其科类仍实行 “第一志愿和平行参考志愿”设置的传统志愿。
分数、位次公布后网上填报志愿
五、我省2012年考生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1.提前艺术、体育本科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1个参考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3个专业志愿和 “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提前一批本科和提前二批本科分别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3个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2.第一批本科(A、B类)分别设置5个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 “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第一批本科特殊类型招生分公示类和非公示类,各设置1个院校志愿和6个专业志愿以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3.第二批本科(A、B、C类)分别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4个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4.提前专科(高职)批次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2个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5.专科(高职)批次设置1个第一院校志愿和4个平行参考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6.征集志愿分批进行。征集志愿设置视当批院校缺额情况确定,征集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院校缺额情况拟定,报省招生委员会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六、我省2012年考生志愿填报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答:我省2012年考生志愿填报在公布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成绩分布统计和相关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实行网上集中分批填报志愿的办法。征集志愿也实行网上填报的办法。具体时间安排和操作规范确定后即行公布。
平行志愿这样投档
七、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考生成绩排序规则是什么?
答:考生成绩排序规则是:
(1)先分科类按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考生总分是指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和政策性照顾加分之和);
(2)考生总分相同时,再按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排序。
考生单科成绩排序的科目顺序是:
文史类:①语文;②数学;③文科综合
理工类:①数学;②语文;③理科综合
(3)当考生总分单科成绩均相同时,并列排序。
举例:文史类考生小赵、小张、小刘、小李、小何的总分相同,均为585分,他们的各科成绩分别为:姓名总分语文数学文科综合外语小赵581111 25 103小张5811612 229 112小刘5811612 213 128小李5811 12 21 128小何5811613521 118
根据考生成绩排序规则,先比较他们5个人的语文成绩,小赵的语文成绩119分为最高分,则小赵被排在第一位;因其他四位考生的语文成绩相同,则再比较他们的数学成绩,小何的135分为数学最高分,则小何被排在第二位;其他三位考生的语文、数学都相同,再比较他们的文科综合成绩,小张的文科综合成绩229分为三人中的最高分,则小张被排在第三位;小刘和小李单科成绩都相同,则并列排在第四位。
这5位考生的排序情况是:①小赵;②小何;③小张;④小刘和小李(并列)。
根据考生成绩排序规则,将考生排序后,考生个人在同科类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即为考生位次。
八、传统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答:传统志愿投档,分批次、按科类分别进行。
1.第一志愿投档:按照“第一志愿志愿优先”的原则,先投第一志愿考生档案;
2.平行参考志愿投档: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按照“平行参考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补充投放平行参考志愿考生档案;
3.征集志愿投档:生源仍不足的院校,网上征集志愿后,进行补充投档。
九、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答: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批本科院校投档,分A、B类院校、按科类分别进行。
1.成绩排序,确定位次:将同一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确定位次。
2.按照位次,检索投档:按照位次顺序对考生依次逐个进行投档;当对某考生投档时,依据该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院校,计算机从A志愿院校开始依次检索,当检索到该考生填报的某个院校有调档缺额时,即将该考生档案投到该院校。
张亚平举例说:
理工类考生小王的高考成绩是589分,本科一批A类填报的五个平行志愿院校分别为:A东北大学;B西南大学;C河北工业大学;D郑州大学;E南昌大学。在本科一批A类投档时,由计算机按位次顺序逐个对考生进行投档,投到589分的小王时,先看小王5个平行志愿中的A志愿院校东北大学是否已经满额,如没有满额,则将小王的档案投到东北大学,排序在后的院校志愿(B、C、D、E)不再进行检索。如果A志愿院校东北大学满额,则再看小王的B志愿院校西南大学是否满额,如没有满额,则将小王的档案投到西南大学,排序在后的院校志愿(C、D、E)不再进行检索。如果B志愿院校西南大学满额,则再看小王的C志愿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依次类推。如果都已经满额,则小王本科一批A类院校五个平行志愿均不能投档,只能参加本科一批A类缺额院校志愿征集或参加本科一批B类志愿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情况小结:
①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即使有几个院校均有调档缺额,但该考生档案只能投到排序最前的那个院校,不能选择性投档。
②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只要有一个院校有调档缺额,则把该考生档案投到该志愿院校。
③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院校均没有调档缺额,则该考生档案不能投出,只能参加本批缺额院校志愿征集或参加下一批次志愿投档。
3.征集平行志愿投档:生源不足的院校,进行志愿征集。征集平行志愿,按照院校缺额计划1∶1的比例进行投档。
十、平行志愿投档前进行模拟投档的目的是什么?
答:平行志愿投档实行的是一次性正式投档办法。为最大程度地降低招生院校的退档率,正式投档前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要向招生院校进行适当次数的模拟投档,模拟投档的目的是:①给招生院校通报生源情况;②与招生院校商定投档比例;③协调招生院校调增招生计划;④核定院校自主招生的投档控制分数线。
十一、征集平行志愿是如何设置和投档的?
答:因院校志愿报考人数不足,或虽报考满额,但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当以及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录取要求被退档而造成的缺额,采用平行志愿征集办法解决。征集志愿设置和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当批招生院校计划缺额情况确定,志愿征集工作开始前向社会公布。征集平行志愿投档不进行模拟投档程序,按照缺额计划1∶1的比例,仍实行一次性投档办法。
十二、传统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有哪些区别?
答:1.投档原则不同:
传统志愿:第一志愿志愿优先,平行参考志愿分数优先。
平行志愿: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志愿,遵循顺序。
2.招生院校生源分配情况不同:
传统志愿:第一志愿,生源独占,互不影响。
平行志愿:生源交叉,相互关联,隐性共有。
3.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不同:
传统志愿:考生可以填报一个第一志愿院校和若干个平行参考志愿院校。投档模式是:先投第一志愿院校。投第一志愿院校时,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第一志愿院校分开,再将第一志愿填报同一院校的考生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果某考生第一志愿落选,再参加平行参考志愿投档。平行参考志愿投档时,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或高于自己填报的某所平行参考志愿院校第一志愿的投档分数,也只有在这所院校第一志愿没有录取满额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投档。这就使考生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平行参考志愿落选的概率也较大,致使部分高分考生因为第一志愿选择失误而在本录取批次落选。因此,对于传统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较大。
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模式是:先分科类将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未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位次。再按照位次顺序对考生逐个进行投档。在对某个考生投档时,遵循其所报平行院校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判断,只要考生在填报的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中有一所院校有调档缺额,就予投档。因此,平行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对考生来讲,较大程度地增加了被投档机会,扩大了志愿选择范围,降低了志愿填报难度和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招生高校的投档率。
张亚平举例分析:
(1)传统志愿投档:
对于考生小贾,填报的第一志愿院校北方工业大学最低投档分数610分,高于小贾的分数,小贾不能投档到北方工业大学;所报的四个平行参考志愿院校的大连交通大学,第一志愿最低投档分数588分,低于小贾的589分,但该校一志愿档案已满额,小贾不能投档到大连交通大学;同样道理,小贾也不能投档到青岛大学;另外两个平行参考志愿南京工业大学和南华大学一志愿考生档案不满额,但给这两所大学补充投放平行参考志愿档案时,分数可能要高于小贾的589分,小贾档案被投出的概率较小。如果小贾档案不能投档到南京工业大学或南华大学,小贾就只能参加本批缺额院校志愿征集或参加下一批次志愿院校的投档了。
(2)平行志愿投档:
当对589分的小贾投档时,计算机对其填报的5个平行院校志愿依序进行检索判断:A志愿北方工业大学,已在610分时投档满额,小贾不能投档到北方工业大学;B志愿大连交通大学不满额,符合投档条件,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计算机则将小贾投档到B志愿大连交通大学;其排序在后的C、D、E三所平行志愿院校不再进行检索,也不能再把考生小贾的档案向此三所院校投出。
这样看来:对于考生小贾的分数和所报志愿情况,若实行传统志愿投档模式,就很可能本批次投不出去,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就能够投出去。也就是说:不同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下建立的不同投档模式,所给考生的投档优先权利是不同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由“分数”决定考生的投档优先权利,而传统志愿投档模式由“志愿”决定考生的投档优先权利。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并不能规避所有风险
十三、对平行志愿投档办法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答:一般来说对平行志愿投档的认识误区有以下几种情况:
误区一:可以一档多投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对考生个人投档时,计算机依据考生志愿顺序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考生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予投档,不再继续检索该考生的后续志愿,即使考生也符合后续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能再向其后续志愿投放该考生档案。也就是说:考生档案只能一档一投,不能一档多投。
误区二:可以多次投档
平行志愿在模拟投档完成后,实行一次性正式投档办法。被投档的考生如被院校退档,就只能参加本批缺额院校志愿征集或下一批次志愿投档。也就是说:平行志愿是一次性投档,不能多次投档。
误区三: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对考生个人投档时,计算机严格遵循考生志愿顺序进行检索判断,因此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说:平行志愿投档遵循志愿顺序,不能选择性投档。
误区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没有了风险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只能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并不能全部化解和消除风险。也就是说:平行志愿不是“保险志愿”,仍有风险存在。
十四、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后,还有哪些常见的风险?
答:常见风险有以下几种情况:
1.招生院校调档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风险。
实行平行志愿后,我省规定招生院校调档比例在1∶1.1范围以内,调档数一般大于招生计划数,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仍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存在被退档的风险。
2.院校志愿选择过高的风险。
考生对自己高考成绩等情况估计过于乐观,致使院校志愿整体选择过高,搭配不科学,没有合理梯度,这样就存在考生所填报的多所院校志愿全部落空的风险。
3.专业志愿不同意调剂的风险。
考生档案被投到所报院校后,如果填报的全部专业志愿按院校录取规则都不能满足,而考生又没有填报同意专业调剂志愿,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可能被退档的风险。
4.对院校投档最低分数判断失误的风险。
我省2012年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根据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特点,实行平行志愿的第一批本科院校中,可能有部分院校投档最低分数会适度提高,这样可能给考生的志愿填报造成判断失误的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梯度非常重要
十五、平行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些什么?
答:1.合理搭配院校志愿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院校志愿间的梯度非常重要。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爱好、理想、身体条件等,合理把握院校志愿的梯度。一般来说,填报志愿应把握的原则是:前面的“冲一冲”、中间的 “稳一稳”、后面的“保一保”。
2.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填报在前面
平行志愿投档,计算机对考生志愿进行检索时是遵循志愿顺序的。所以,考生要注意志愿填报顺序,对于自己确定的5个平行院校志愿,应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院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3.专业志愿选择要与院校志愿统筹考虑
考生在专业志愿选择时,一定要与院校志愿统筹考虑,相互兼顾。一般情况下,对要“冲一冲”的院校,专业志愿就不能太挑剔,要尽量“保一保”,以减少退档风险。对要 “稳一稳”的院校,专业志愿也应“稳一稳”,力争能够录取。对要“保一保”的院校,专业志愿可适度 “冲一冲”,但不能冲过了头,“保一保”的院校是本批志愿的最后防线,要尽力守住。
4.谨慎填报“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在院校进行新生录取时,如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且此时有些专业还未录取满额,如考生同意专业调剂,就有可能被调剂录取到这些还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否则将被退档。但调剂录取的专业可能与所报初衷相差较远,考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考生对“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要认真考虑,综合权衡,慎重填报。
5.要仔细研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和相关录取要求,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如招生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性别、外语语种以及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要求,在《招生章程》中都有明确规定,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就不要选报。
6.要充分利用志愿填报权利
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各给考生设置了5个院校志愿和6个专业志愿以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建议考生要充分利用志愿填报权利,除已拿定主意不愿意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外,可考虑填满全部院校和专业志愿,争取最大的录取机会。考生若少填报一个院校或专业志愿,就可能失去一次被录取的机会。
7.录取机会不要轻易放弃
考生志愿是经过反复斟酌与慎重选择后填报的,考生志愿一经确定,就不宜轻率改变自己的选择初衷,不要轻易放弃被录取的机会。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考生若主动放弃被投档院校的录取机会,也就基本放弃了本批次的录取机会。
十六、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是如何安排的?
答:第一批本科A、B类院校特殊类型招生投档分公示类和非公示类两种情况进行安排。
1.公示类: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在所报院校第一次模拟投档后,即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投档,招生院校须在规定时间完成录取工作。被院校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招生、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平行志愿的投档。
2.非公示类:定向就业招生、少数民族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在填报院校所在批次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录取工作完成后,按照1∶1的投档比例,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投档,在志愿征集工作结束前完成录取。
其他批次的特殊类型招生工作随批进行,不做另行安排。
十七、实行平行志愿后,已被录取的考生可否要求退档进行重新录取?
答: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规定,普通高校招生,无论实行何种投档录取办法,考生被正式录取后,都不能申请退档重录或换录到其他院校。